赠柯山夏梅月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参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经纬十二辰,一国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复系周。 晋自居太原,卫本都帝丘。 借问益与并,古有二国不。 三晋俱属冀,韩卫不见收。 尝以扣日者,不语辄掉头。 渠未通古今,敢问儒者流。 气化互生克,躔度有迟留。 因之别贵贱,庶人与王侯。 既云命在天,何以身不修。 经籍古格言,较此殊不侔。 殃庆有所积,祸福皆自求。 理数各一家,二家果孰优。 论数每多验,言理或不售。 忠信人爵从,孟轲老于邹。 仁者必有寿,牖下死伯牛。 杀人取印绶,嬖主乘轩輶。 将貂续狗尾,以冠加沐猴。 市朝日汹汹,乾坤意悠悠。 璇穹列高真,星月侍宸游。 朝裾曳明霞,从佩鸣苍璆。 居然视世浊,不肯分天忧。 以此司罪福,反自招愆尤。 我愿叫阊阖,再拜面凝旒。 贪淫屏月孛,凶恶驱罗㬋。 仁贤迭生旺,憸邪永休囚。 帝阍不可扣,金锁闭玉楼。 龙眠正齁睡,鸟语徒喧啾。 路逢柯山翁,深碧明双眸。 笑我地下臣,何豫天上谋。 今夕有佳月,且共登罗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星:指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
  •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 经纬:织物的纵线和横线,比喻规划、条理。
  • 躔度(chán dù):日月星辰在运行轨道上的度数。
  • 不侔(bù móu):不相等,不等同。
  • (yǒu):窗户。
  • 伯牛:冉耕,字伯牛,孔子弟子。
  • 璇穹(xuán qióng):亦作“璇璣”,古人指北斗七星,亦泛指北斗。
  • 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
  • 凝旒(níng liú):天子冕冠前后的玉串。
  • 月孛(yuè bèi):古代对彗星的别称。
  • 罗㬋(luó hóu):星名。
  • (hōu):熟睡的鼻息声。

翻译

五大行星与五行相配,占卜的方法在《春秋》中具备。参照四颗昏暗闪耀的星,不知从何开始有这样的说法。规划十二时辰,一个国家对应一个州。三河就是豫地,先后属于宋和周。晋国起初在太原,卫国原本在帝丘。请问益州和并州,古代难道有这两个国家吗。三晋都属于冀州,韩和卫没有被收录。曾经去问占卜的人,不说话就总是掉头。他没有通晓古今,请问那些儒者们。气的变化有相互生成和克制,行星的运行度数有快慢停留。因此用来区分贵贱,平民和王侯。既然说命运在天,为何不修养自身呢。经籍中的古老格言,和这很不相同。灾祸和福庆是有积累的,祸福都是自己招来的。理数各是一家,两家究竟谁更好。论数往往多有应验,说理有时却不被认可。忠诚守信就会有人爵跟随,孟轲老死于邹地。有仁德的人一定会长寿,伯牛却在窗户下死去。杀人取得官印,宠臣乘坐轩车。用狗尾续貂,把帽子戴在沐猴头上。集市早上乱糟糟,天地的意味悠悠长远。北斗等星排列在高空,星月侍奉帝王巡游。朝服的衣襟拖着明霞,随身佩戴发出清脆声响。竟然看待世间混浊,不肯分担上天的忧虑。用这些来掌管祸福,反而自己招来罪过和过错。我希望叫开天门,再拜见天子。贪欲和淫逸要摒弃月孛星,凶恶的要驱赶罗㬋星。仁义和贤能不断出现兴旺,奸佞之徒永远被囚禁。天门不能叩开,金锁闭锁美玉之楼。龙正在熟睡打鼾,鸟儿鸣叫只是徒然喧闹。在路上遇到柯山翁,他有着深邃碧绿明亮的双眼。笑我是地下的臣子,为何参与天上的谋划。今晚有好月亮,暂且一起登上罗浮山。

赏析

这首诗内涵丰富,内容深奥,涉及天文学、占卜学、哲学、历史等诸多方面。诗人通过探讨行星、五行、占卜等概念,思考命运、善恶、福祸等深层问题,并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诗中既表达了对传统观念和理论的疑惑,又展现出对现实中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同时,也通过与柯山翁的对话,表现出一种对自身处境的自嘲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整首诗用典丰富,寓意深刻,语言纵横驰骋,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思考角度。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