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其三)

· 李白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拼音

译文

美人在时,有鲜花满堂;美人去后,衹剩下这寂寞的空床。 床上卷起不睡的锦绣袭被,至今三年犹存昙香。 香气是经久不润了,而人竟也有去无回。 这黄叶飘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

注释

卷不寝:一作「更不卷」。 闻馀:一作「犹闻」。 落:一作「尽」。 湿:一作「点」。

《长相思》是唐代诗人李太白的作品,共有三首。本诗是第三首。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赋予情感,抒写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这三首诗内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读来催人泪下。其诗意隐然含蓄,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赏析

这首诗一题为《赠远》,一题为《闺情》,而《全唐诗》卷二十五把它与前两首收在一起,题为《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 这首诗开头「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两句诗,是写美人「在时」和「去后」心灵的巨大落差。美人在时,鸟语花香,满堂生辉;美人去后,花儿凋落,衹留下一张空空的床。这裏并不是说满堂真的有花儿盛开,而是因为有了美人的存在,心灵的花儿缤纷烂漫,姹紫嫣红。有美一人在我堂,满室生辉留馀香。因为屋子裏有美人的身影,有美人的言笑,有美人的步态,一切便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也便有了流动的气韵和色彩。衹因美人在侧,花是艳的,天是蓝的,风是柔的,雨是润的。而今,物是人非,衹有一张空闲着的床,再也不想去触碰。 诗人不言他物,衹选择一张空床,来突出美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是很具匠心的。看到床,他想到了什么呢?他大概想到曾经的床笫之欢,想到了美人的冰肌玉骨,想到了美人的温柔缠绵,想到了美人的娇羞软语吧。美人在怀时,他度过了多少个销魂的夜晚。良宵苦短,日高庸起,那相爱相守的一幕幕,而今,都化作了梦。美人在时,越是幸福快乐,她离去后就越是孤苦和思念。 美人离开后,床上的绣被也被卷了起来,三年后还能闻到美人的馀香。香气缭绕不绝,而美人还没有回来。多少相思,多少难眠之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实不是那香气真的还在,那是相思者思念至极的嗅觉错乱。被搁置了三年的空床,被卷起了三年的绣被,不可能会还留有香气。 花和床本是无情物,但一旦与自己喜欢的人有关,便涂抹上了感情色彩。所以,杜少陵纔会有「感时花溅泪」。《诗经·邶风·静女》中,那个年轻的男子等着心仪的女子,没有等着,抓耳挠腮之际,摆弄着女子送他的荑草,欣喜地吟唱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在他的眼裏,荑草美得出奇,但这并不是荑草真的很美,而是美人送给他的,饱含着爱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馀(yú):剩下。

翻译

美人在的时候,鲜花摆满了整个厅堂;美人离去之后,只剩下一张空荡荡的床和床上未收拾的花。床中的绣被卷着,我无法入睡,至今三年了,似乎还能闻到那余香。这香气竟然也不消散,而她竟然也不回来。我在这深深的相思中,看着黄叶飘落,白露打湿了那青青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诗以“美人”的离去为起点,通过描绘花的凋零、余香的萦绕以及诗人的孤独相思,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怨的氛围。“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两句,通过对比美人在与不在时的情景,突出了诗人的失落感。“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对美人的思念之深,以至于余香仿佛还在,却不见美人归来。“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这两句,将香气的持久与美人的不归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思念的痛苦。最后两句“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以景衬情,黄叶飘落和白露湿苔的景象,更加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寂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相思之情。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