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体戏书二首

· 方回
拟训诸郎业典坟,浪嗔众富醉红裙。 千金子拥三千客,万户侯提百万军。 带索荣公知不羡,饮瓢颜子定无闻。 渊明肯仰宣明面,早办棺前自祭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俳体:一种诙谐幽默的文体。
  • 戏书:戏谑地书写。
  • 典坟:古代的典籍。
  • 浪嗔:无端地生气。
  • 醉红裙:指沉溺于酒色之中。
  • 千金子:富家子弟。
  • 三千客:形容宾客众多。
  • 万户侯:古代高官的封号,指权势显赫。
  • 提百万军:指挥庞大的军队。
  • 带索荣公:指荣启期,春秋时期隐士,以带索(用绳索束腰)为乐。
  • 饮瓢颜子:指颜回,孔子弟子,以饮瓢(用瓢喝水)为生,形容其清贫。
  • 渊明: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隐逸诗人。
  • 宣明面:指官场上的面子。
  • 早办棺前自祭文:早早地为自己准备好棺材和祭文,指超然物外,不恋尘世。

翻译

我打算教导孩子们学习古代的经典,却无端地对那些沉溺于酒色的富人生气。富家子弟拥有众多的宾客,权势显赫的高官指挥着庞大的军队。荣启期以带索为乐,颜回以饮瓢为生,他们都不为名利所动。陶渊明宁愿隐逸也不愿迎合官场,早早地为自己准备好棺材和祭文,超然物外。

赏析

这首作品以俳体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富贵的轻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荣启期、颜回等古代隐士的赞美,以及对陶渊明隐逸精神的推崇,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同时,通过对富家子弟和权势高官的讽刺,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