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秀亭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十二年:指作者与赵宾旸相邻居住的时间。
- 三换历:指经历了三次历法的更换,比喻时间的长久。
- 相疏:关系疏远。
- 一行书:一封信。
- 诸郎:指赵宾旸的子弟。
- 婚姻未:婚姻之事尚未完成。
- 所至:所到之处。
- 堪怜:值得同情。
- 盗贼馀:指战乱后的余波。
- 种瓜:比喻从事简单的农耕生活。
- 生事拙:生活简朴,不善于处理复杂事务。
- 食无鱼:比喻生活贫困,饮食简陋。
翻译
在秀亭山下,曾是我的旧居,与长者相邻居住了十二年。 最近分别后,又经历了三次历法的更换,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连一封信都没有寄过。 你的子弟们婚姻之事尚未完成,你所到之处,都是在战乱后的余波中,值得同情。 我老了,只懂得种瓜,生活简朴,不善于处理复杂事务,想到你,更是苦于生活贫困,连鱼都吃不上。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旧日邻里赵宾旸的思念与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居住情况,以及彼此间通信的缺失,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变迁。后两句则通过描述赵宾旸子弟的婚姻未了和所处的困境,以及自己简朴的生活,表达了对赵宾旸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