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慵庵言别就送

· 方回
屡陪幽话探玄关,虚往无何已实还。 远眺每穷千里外,佳吟时见一联间。 致身霄汉名方起,回首林泉意欲閒。 闻说姑溪卜新筑,会须容访郭青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张慵庵:人名,诗人的朋友。
  • 玄关:原指佛教的入道之门,后来泛指居室入口的一个区域。
  • 无何:不久,没有多久。
  • 实还:实际的回归。
  • 远眺:向远处看。
  • 一联:指对联或诗中的一对句子。
  • 致身:献身,投身。
  • 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也比喻朝堂或帝都。
  • 林泉:山林与泉石,指隐居之地。
  • :通“闲”,悠闲。
  • 姑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卜新筑:选择新址建造房屋。
  • 会须:应当,应该。
  • 郭青山:城外的青山,这里可能指张慵庵新居附近的景色。

翻译

多次陪伴你深入探讨玄妙的道理,空手而去,不久便带着实际的收获回归。 常常向远处望去,每次都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美好的诗句偶尔在一句对联中显现。 投身于朝堂,名声刚刚开始上升,回头望向山林与泉石,心中却渴望悠闲。 听说你在姑溪选择了新址建造房屋,应该会允许我去拜访,欣赏城外的青山美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慵庵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新生活的祝愿。诗中,“屡陪幽话探玄关”展现了两人间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远眺每穷千里外”则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胸怀。后两句转向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人名声上升的祝贺,又透露出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结尾处提及友人新居,流露出期待再次相聚的愿望,整体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