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掌山寺
兹辰欲有适,轩车偶来骎。
斸苔北村南,荒竹晴窗阴。
接语未及久,相邀指丛林。
涧行任诘曲,岩眺经嵚崟。
于时春早暄,生意见草心。
红紫寂未动,万山苍翠深。
伊予夙好游,忽忽老见侵。
孤兴尚衡霍,遐思或巫黔。
况此近居里,而能盍朋簪。
裂石发悲啸,沿流引清斟。
扪萝复忘疲,古洞穷幽寻。
岂无声利痼,见笑山水淫。
人生本来浮,世故未易任。
藓崖拂前题,俛仰已昔今。
我法姑用我,眷言属同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骎 (qīn):疾驰的样子。
- 斸苔 (zhú tái):挖掘苔藓。
- 诘曲 (jié qū):曲折。
- 嵚崟 (qīn yín):山势高耸。
- 伊:此处为古文中的“我”。
- 衡霍:指衡山,位于湖南省。
- 遐思:遥远的思绪。
- 巫黔:指巫山和黔江,分别位于四川省和贵州省。
- 盍朋簪 (hé péng zān):与朋友相聚。
- 悲啸:悲凉的啸声。
- 清斟:清酒。
- 扪萝 (mén luó):攀援藤萝。
- 声利痼:对名利的热衷。
- 山水淫:沉溺于山水之美。
- 世故:世俗的事情。
- 俛仰 (fǔ yǎng):低头抬头,比喻时间的短暂。
- 同襟: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译
今天我打算出去走走,恰巧有车疾驰而来。我在北村南边挖掘苔藓,荒凉的竹林在晴朗的窗边投下阴影。与人交谈不久,便被邀请去看丛林。沿着涧边曲折行走,岩石眺望山势高耸。此时春天早些时候,生机显现在草心。红紫的花朵还未盛开,但万山已是苍翠深深。我向来喜欢游历,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孤独的兴致仍向往衡山,遥远的思绪飘向巫山和黔江。何况这里近在家乡,怎能不与朋友相聚。在裂石间发出悲凉的啸声,沿着流水引出清酒。攀援藤萝,不觉疲倦,古老的洞穴探寻幽深。难道没有对名利的热衷,被山水之美所嘲笑。人生本就漂浮不定,世俗的事情难以承受。在苔藓覆盖的崖壁上拂去前人的题字,俯仰之间已是过去与现在。我姑且坚持我的做法,深思熟虑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的一次山寺之游,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诗中,“红紫寂未动,万山苍翠深”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又隐喻了人生的沉静与深邃。后文通过对名利与自然之美的对比,以及对人生浮沉的感慨,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