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门城望五首

· 方回
左看城阙右看湖,辗翠蹄红路欲芜。 君子颇闻梁上有,丽人何至水边无。 他时公论谁良史,往日虚名几腐儒。 地下西施应冷笑,不缘红粉解亡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涌金门:杭州城门之一,位于西湖东侧。
  • 城阙:城门两侧的楼观,这里指涌金门。
  • 辗翠蹄红:形容马蹄踏过青草,留下红色的痕迹,比喻行路艰难。
  • 丽人:美丽的女子。
  • 梁上:指梁上君子,即盗贼。
  • 腐儒:迂腐的儒生。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传说中因她的美貌导致吴国灭亡。
  • 红粉:指美女。

翻译

左望是城门,右望是西湖,马蹄踏过青草留下红色痕迹,道路似乎快要荒芜。听说有盗贼潜伏,美丽的女子又怎会没有呢?未来的历史将如何评价,过去的虚名又有多少迂腐的儒生?地下的西施或许会冷笑,如果不是因为美女,吴国又怎会灭亡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涌金门城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虚名的深刻思考。诗中“辗翠蹄红路欲芜”一句,既描绘了景象,又隐喻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梁上君子”与“丽人”,以及对“腐儒”和“西施”的提及,讽刺了历史的虚妄和人们对美色的盲目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