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拔茅:指拔除茅草,比喻除去障碍或清除杂念。
- 盍(hé):何不。
- 归休:归家休息,指退休或归隐。
- 清河:地名,此处可能指作者所在之地。
- 倚楼:靠着楼台,形容沉思或远望。
- 四分三已过:指人生的四分之三已经过去。
- 十朝九醉:形容经常醉酒。
- 一无愁:没有任何忧愁。
- 蕙帐:用蕙草编织的帐篷,指隐居之所。
- 逋客:逃亡的人,此处指隐士。
- 瓜田识故侯:在瓜田中认识旧日的贵族,比喻隐居中偶遇旧识。
- 紫阳山:山名,可能指作者向往的隐居之地。
- 仙袂:仙人的衣袖,比喻仙人的风采。
-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名。
翻译
拔除茅草的工作还在继续,何不归家休息呢?为何我还要在清河之地日日倚楼沉思。人生四分之三的岁月已经过去,我经常醉酒,却没有任何忧愁。独自留下用蕙草编织的帐篷,容纳那些逃亡的隐士,谁又能在瓜田中偶遇旧日的贵族呢?我定会踏上紫阳山下的路,那里西风吹拂,仙人的风采仿佛在向我招手,邀请我与浮丘仙人相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诗中,“拔茅犹在盍归休”一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是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四分三已过”和“十朝九醉”描绘了作者对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酒当歌、忘却尘世的态度。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作者对仙境般隐居生活的憧憬,紫阳山下的西风、仙袂,以及浮丘仙人的形象,都构成了作者心中理想的隐居图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