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祝语栀子花诗

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 有敕诸宫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 此花端的名薝卜,千佛林中清更洁。 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 祝语:祝福的话语。
  • 栀子花:一种常绿灌木,夏季开白花,有香气。
  • 晋华林:晋代的华林园,是皇家园林。
  • 望气:古代一种迷信活动,通过观察云气来预测吉凶。
  • 红黄:这里指栀子花的颜色。
  • 有敕:有皇帝的命令。
  • 诸宫:指皇宫中的各个宫殿。
  • 薝卜(zhān bǔ):栀子花的别称。
  • 千佛林:指佛教圣地,众多佛像所在之地。
  • 慈元:指慈宁宫,明清两代皇太后的居所。
  • 供寿佛:供奉以祈求长寿的佛像。

翻译

当年我记得在晋代的华林园,远远望去,栀子花深红与深黄交织。 皇帝下令各宫殿要精心守护,花开时,花朵如玉,果实如金。 这种花真正的名字叫薝卜,在千佛林中显得格外清雅洁净。 由此可知,帝母与佛同源,我将它移至慈宁宫,供奉给寿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栀子花在皇家园林中的景象,通过色彩的运用和神话传说的融入,赋予了栀子花以神圣和吉祥的象征意义。诗中“望气红黄栀子深”一句,既展现了栀子花的艳丽,又隐喻了其非凡的地位。后文提到“帝母佛同生”,将王母与佛教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栀子花的赞美和对长寿的祈愿。

王义山

元富州丰城人,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