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祝语长春花诗

东风不与世情同,多付春光向此中。 叶里尽藏云外绿,枝头剩带日边红。 百花能占春多少,何似春颜长自好。 清和时候卷红绡,端的长春春不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常与长寿、仙境联系在一起。
  • 祝语:祝福的话语。
  • 长春花:常绿植物,象征长寿和恒久。
  • 东风:春风。
  • 世情:世俗的情感或态度。
  • 云外绿:形容叶子的绿色深邃,仿佛藏在云外。
  • 日边红:形容花朵的红色鲜艳,如同太阳旁边的颜色。
  • 百花:指各种花卉。
  • 春颜:春天的容颜,比喻青春。
  • 清和时候:指气候宜人的春天。
  • 红绡:红色的薄纱,这里比喻花瓣。
  • 端的长春:确实的长寿。

翻译

春风不与世俗情感相同,它将更多的春光倾注于此。 叶子中隐藏着云外的深绿,枝头还带着日边的鲜红。 百花能占据春天的多少?不如青春的容颜永远美好。 在气候宜人的春天,花瓣如红绡般轻轻卷起, 确实,长春花象征着春天永不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长春花的形象,寓意长寿和恒久的美好。诗中,“东风不与世情同”表达了春风的独特与超脱,它不随世俗情感而变,而是将春光特别赋予长春花。叶子和花朵的颜色被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绿色深邃如藏于云外,红色鲜艳如日边之色,形象地展现了长春花的美丽。后两句通过对比百花与春颜,强调了长春花所代表的长久青春。最后,诗句以“清和时候卷红绡”形容春天的美好时光,以及长春花象征的春天不老的寓意,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时光的赞美。

王义山

元富州丰城人,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