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窃尝评少陵,使生太宗时。
岂独魏郑公,论谏垂至兹。
天宝得一官,主昏事已危。
脱命走行在,穷老拜拾遗。
卒坐鲠直去,漂落西南陲。
处处苦战斗,言言悲乱离。
其间至痛者,莫若八哀诗。
我无此笔力,怀抱颇似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窃:私下,谦词。
-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
- 太宗时:指唐太宗李世民的时代。
- 魏郑公:指魏征,唐初著名谏臣,封郑国公。
- 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
- 主昏:指皇帝昏庸。
- 行在:皇帝临时驻扎的地方。
- 拾遗:官名,唐代谏官之一。
- 鲠直:刚直不阿。
- 西南陲:指西南边疆。
- 八哀诗:杜甫所作,哀悼八位已故友人的诗。
翻译
我私下里曾经评价杜甫,如果他生活在唐太宗的时代,岂止是像魏征那样,他的谏言和论说也会流传至今。在天宝年间得到一个官职,但当时皇帝昏庸,国家大事已经岌岌可危。他逃命到皇帝临时驻扎的地方,年老时被任命为拾遗。最终因为刚直不阿而被贬,漂泊到西南边疆。那里处处都是艰苦的战斗,他的诗句句句都充满了对乱世的悲叹。其中最令人心痛的,莫过于他的《八哀诗》。我没有他那样的笔力,但我内心的感受与他颇为相似。
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对杜甫的评价和感慨。诗人通过假设杜甫生活在唐太宗时代,来表达对杜甫才华和正直的赞赏。诗中提到杜甫在天宝年间的遭遇,以及他在西南边疆的漂泊生活,都反映了杜甫一生的坎坷和不幸。方回虽然没有杜甫那样的笔力,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杜甫的深切同情和共鸣,展现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