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韵得里字

· 方回
奠国荷隆栋,扶世纳夷轨。 勋庸书盟府,名氏垂信史。 画饼既无成,坠甑亦云已。 幽哦陶倦情,閒读探玄理。 嗜古植雅正,愤俗馘淫靡。 尚堪辈前哲,未屑睨馀子。 寒门车马绝,良月风日美。 旁近东西邻,邂逅二三士。 无钱焉能神,有酒犹粗旨。 炙脔割肥羊,鲙材斫长鲤。 随分匪强致,乘兴肯中止。 钩深出该洽,砭疾伐鄙俚。 缩颈罚令苛,抚掌戏语绮。 豪歌眇群儿,大笑惊数里。 一翁醉而踣,两生掖不起。 心广穷亦乐,气衰老且死。 生生天壤间,知命者罕尔。 予将归万山,后日当忆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奠国:建立国家。
  • 荷隆栋:比喻国家的重臣。
  • 扶世:扶持社会。
  • 纳夷轨:纳入正轨。
  • 勋庸:功勋。
  • 盟府:古代收藏盟约文书的地方。
  • 信史:真实可信的历史。
  • 画饼:比喻空想,无法实现的事情。
  • 坠甑:比喻事情已经过去,无法挽回。
  • 幽哦:低声吟咏。
  • 陶倦情:陶冶情操,消除疲劳。
  • 玄理:深奥的道理。
  • 嗜古:爱好古物。
  • 植雅正:树立正直的风气。
  • 愤俗:对世俗不满。
  • 馘淫靡:割去淫靡之风。
  • 辈前哲:与前贤并列。
  • 睨馀子:轻视其他人。
  • 寒门:贫穷的家庭。
  • 良月:美好的月份。
  • 邂逅:偶然相遇。
  • 炙脔:烤肉。
  • 鲙材:切鱼片。
  • 斫长鲤:砍大鱼。
  • 随分:随遇而安。
  • 匪强致:不是勉强得来的。
  • 乘兴:随着兴致。
  • 钩深:深入探讨。
  • 该洽:广博。
  • 砭疾:批评错误。
  • 鄙俚:粗俗。
  • 缩颈:形容害怕。
  • 抚掌:拍手。
  • 戏语绮:开玩笑的话。
  • 豪歌:高声歌唱。
  • 眇群儿:看不起众人。
  • 大笑:大笑。
  • 惊数里:声音传得很远。
  • 一翁:一位老人。
  • 醉而踣:醉倒。
  • 两生:两个年轻人。
  • 掖不起:扶不起来。
  • 心广:心胸宽广。
  • 穷亦乐:即使贫穷也快乐。
  • 气衰:体力衰退。
  • 老且死:年老即将死去。
  • 生生:生命。
  • 天壤间:天地间。
  • 知命:知道天命。
  • 罕尔:很少。
  • 万山:很多山。

翻译

建立国家依靠的是像重臣一样的栋梁,扶持社会需要纳入正轨。功勋被记录在收藏盟约文书的地方,名字留在了真实可信的历史中。空想的事情无法实现,过去的事情也无法挽回。低声吟咏可以陶冶情操,消除疲劳,闲暇时阅读可以探讨深奥的道理。爱好古物,树立正直的风气,对世俗不满,割去淫靡之风。尚且可以与前贤并列,不屑于轻视其他人。贫穷的家庭里车马绝迹,美好的月份中风和日丽。偶然遇到东西邻近的二三士人。没有钱也能享受神灵的庇佑,有酒虽然粗劣但也足够。烤肉、切鱼片、砍大鱼,随遇而安不是勉强得来的,随着兴致不会中途停止。深入探讨广博的知识,批评错误,消除粗俗。害怕时缩颈,拍手开玩笑。高声歌唱看不起众人,大笑声传得很远。一位老人醉倒,两个年轻人扶不起来。心胸宽广即使贫穷也快乐,体力衰退年老即将死去。生命在天地间,知道天命的人很少。我将回到万山之中,日后会回忆起此情此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十月十九日与邻里共饮的情景,通过对建立国家、扶持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奠国荷隆栋,扶世纳夷轨”等句,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幽哦陶倦情,閒读探玄理”等句,则表现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享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