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许大初见赠

· 方回
风灯雪屋话艰难,各喜诗成咳唾间。 早幸渊骞同阙里,终当园季隐商山。 草玄执戟空投阁,枕面参军善闭关。 祇恐傍人足嘲讶,如泥烂醉不知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 许大:人名,诗人的朋友。
  • 咳唾间:比喻诗句的流畅和迅速。
  • 渊骞:指深邃和雄健。
  • 阙里:地名,孔子故里,这里指学问的深厚。
  • 园季:指隐居的地方。
  • 商山:山名,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 草玄:指草书和玄学,这里泛指文学和哲学。
  • 执戟:古代官职,这里指文人的身份。
  • 空投阁:比喻文人的清高和超脱。
  • 枕面参军:指在枕头上思考军事策略,这里比喻深思熟虑。
  • 闭关:指闭门不出,专心研究。
  • 嘲讶:嘲笑和惊讶。
  • 如泥烂醉:形容醉得像泥一样,无法自拔。

翻译

在风灯照耀的雪屋中,我们谈论着生活的艰难,各自庆幸能在言谈间迅速成诗。我们早期的学问如同深邃雄健的阙里,最终还是选择隐居在如商山般的园季。虽然身为文人,却空有清高的身份,像是在阁楼中空投草书和玄学,而在枕头上深思熟虑,善于闭门研究。只是担心旁人会嘲笑和惊讶,我醉得像泥一样,不知何时才能清醒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中通过“风灯雪屋”和“咳唾间”等意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创作的情景。后文通过“渊骞同阙里”和“园季隐商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选择。最后,诗人以“如泥烂醉不知还”自嘲,表达了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