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裘(qiú):寻找或穿着厚重的皮衣。
- 斯须:片刻,一会儿。
- 宿昔:过去,往日。
- 沉绵:长期患病。
- 瘳(chōu):病愈。
- 葵花:向日葵,这里可能指普通的葵花,而非特指向日葵。
- 零落:凋谢,落下。
翻译
今年五月,我更加需要厚重的皮衣来保暖,深山中的连绵雨水使得天气比秋天还要冷。这种突然的变化真是难以预料,而长期患病的我幸运地感觉稍微好了一点。虽然年老,但坚持读书仍然有益,因为了解道理,所以即使贫穷也无所忧虑。葵花凋谢不过是平常事,我更期待的是农家早稻的丰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五月深山中异常寒冷的天气,以及作者在这种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态。诗中,“索裘”和“冷于秋”生动地表达了天气的寒冷,而“斯须变化”则反映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尽管身体长期不适,但作者通过读书和了解道理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乐观。最后,作者将目光投向了农家的早稻收成,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送吴丁二太仆送马之京七首 》 —— [ 明 ] 陈琏
- 《 燕京五月歌 》 —— [ 明 ] 徐渭
- 《 世以啄木为珍禽其声至入乐府而海南一种形小而声淫每四五月间飞鸣如蛙蝈至八九月乃已亦名啄木繁声可恶然琼人讹其声为骂秃禽殆得其实因为赋诗 》 —— [ 宋 ] 李光
- 《 送沈世德抚干还朝 》 —— [ 宋 ] 周必大
- 《 仲夏瀛台即景杂咏六首 其二 》 —— [ 清 ] 弘历
- 《 永新谈汉卿求筠坡书院诗用诚斋之韵之意而推广之 》 —— [ 宋 ] 周必大
- 《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一 》 —— [ 明 ] 王鏊
- 《 王文成公炮歌为兰屏比部作 》 —— [ 清 ] 张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