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谷气:指人体内的精气。
- 面黄:面色发黄,中医认为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 瘳(chōu):病愈。
- 缟(gǎo):白色的丝织品。
- 栝楼(guā lóu):一种植物,果实可入药。
- 摭绪馀(zhí xù yú):拾取剩余,这里指观察细节。
- 许负术:古代的一种占卜术。
- 岐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相传为《黄帝内经》的主要作者之一。
翻译
病人如果体内有精气,面色发黄也能痊愈。 黄色的面色不宜过于明亮,应如白丝织品包裹着栝楼果实。 相面的人观察这些细节,从眉间看出喜色。 他们是否使用了许负的占卜术,还是向岐伯求教了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病人的面色变化,探讨了中医的诊断方法和相面术的关联。诗人方回巧妙地将中医理论与相面术结合,表达了对传统医学和占卜术的尊重与好奇。诗中“黄不欲太明,如缟裹栝楼”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理想的面色状态,既体现了中医的细腻观察,也展示了诗人对色彩和质感的高度敏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