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首

· 刘鹗
万顷日二升,千间夜六尺。所用能几何?何苦悴心力。 牙筹与鞭算,役役夜继日。百年俱苍苔,徒资后人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顷:形容土地广阔。
  • 日二升:每天只需二升粮食。
  • 千间:形容房屋众多。
  • 夜六尺:晚上只需六尺的睡眠空间。
  • :劳累,憔悴。
  • 心力:心思和体力。
  • 牙筹:古代计算工具,这里指算计。
  • 鞭算:用鞭子计算,比喻辛苦计算。
  • 役役:劳苦不息的样子。
  • 苍苔:青苔,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消逝。

翻译

即使拥有万顷土地,每天也不过需要二升粮食;即使有千间房屋,晚上也只需六尺的睡眠空间。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能有多少?何苦让自己的心思和体力过度劳累。无论是用牙筹还是鞭子计算,人们总是夜以继日地劳苦不息。然而,百年之后,这一切都将化为苍苔,徒留给后人惋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万顷土地与日二升、千间房屋与夜六尺,深刻揭示了物质财富的有限性和人们追求的无尽性之间的矛盾。诗中“何苦悴心力”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过度劳累的同情和劝诫。后两句则通过“牙筹与鞭算”和“役役夜继日”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劳苦不息的形象。最后,“百年俱苍苔”一句,以苍苔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消逝,警示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度追求物质财富。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