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孟夏土加润,苗生无近远。
漫漫冒浅陂,芃芃被长阪。
嘉谷虽已殖,恶草亦滋蔓。
君子与小人,并处必为患。
朝朝荷锄往,薅耨忘疲倦。
旦随鸟雀起,归与牛羊晚。
有妇念将饥,过午可无饭。
一饱不易得,念此独长叹。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 土加润:土壤变得湿润。
- 漫漫:形容水波广阔无边的样子。
- 冒浅陂:(mào qiǎn bēi)冒,覆盖;浅陂,浅水池。
- 芃芃:(péng péng)形容植物茂盛。
- 被长阪:覆盖在长长的山坡上。
- 嘉谷:好的谷物,指庄稼。
- 恶草:有害的杂草。
- 滋蔓:生长蔓延。
- 君子与小人:比喻好的和坏的事物。
- 薅耨:(hāo nòu)除草。
- 旦随鸟雀起:天一亮就随着鸟雀的叫声起床。
- 归与牛羊晚:晚上与牛羊一起回家。
- 有妇念将饥:家中的妇女担心即将到来的饥饿。
- 过午可无饭:过了中午可能就没有饭吃。
- 一饱不易得:吃饱一顿饭不容易。
翻译
初夏时节,土壤变得湿润,庄稼无论远近都生长得很好。广阔的水面覆盖着浅浅的池塘,茂盛的植物遍布长长的山坡。虽然好的谷物已经种植,但有害的杂草也在生长蔓延。就像君子与小人共处一室必然会带来麻烦一样。每天早晨扛着锄头去田里,除草劳作忘记了疲倦。天一亮就随着鸟雀的叫声起床,晚上与牛羊一起回家。家中的妇女担心即将到来的饥饿,过了中午可能就没有饭吃。想要吃饱一顿饭实在不容易,想到这些我独自长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初夏农田的景象,通过对比嘉谷与恶草的生长,隐喻了社会中善恶并存的现实。诗中农民的辛勤劳作与生活的艰辛被生动展现,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