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参政赴召

丹极飞明诏,锋车召老臣。 仲舒经术邃,贾谊谠言陈。 偃草怀殊俗,安田慰远人。 公心如皦日,江国自熙春。 散乱堆床帙,萧飕满案尘。 诡随吾不忍,高卧理还伸。 入奏能回主,当言莫爱身。 衮衣瞻望重,丈席侍趋频。 铅椠工无益,樵渔意已亲。 白鸥波万里,浩荡未能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极:指皇帝的诏书。
  • 锋车:古代指官吏乘坐的车。
  • 仲舒:指董仲舒,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
  • 经术:指儒家经典和学问。
  • :深邃,指学问深厚。
  • 贾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 谠言:直言,正直的言论。
  • 偃草:比喻风俗的改变。
  • 殊俗:不同的风俗。
  • 安田:安定田地,指治理国家。
  • 皦日:明亮的太阳。
  • 江国:指江南地区。
  • 熙春:繁荣的春天。
  • :书籍的封套。
  • 萧飕:风吹动的声音。
  • 诡随:随波逐流,不坚持原则。
  • 高卧:比喻隐居或不问世事。
  • 衮衣: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
  • 丈席:指重要的座位或场合。
  • 铅椠:古代书写用的工具,铅笔和木板。
  • 樵渔:指隐居生活。
  • 白鸥:海鸥,常用来象征自由。
  • 浩荡:广阔无边。

翻译

皇帝的诏书飞来,召集了老臣。董仲舒的经学深邃,贾谊直言不讳地陈述。风俗改变,怀抱着不同的习俗,安定田地,安慰远方的民众。公心如明亮的太阳,江南地区如繁荣的春天。书籍散乱堆放在床上,风吹动满桌的尘埃。我不忍心随波逐流,宁愿隐居以伸张我的道理。入朝能回转主上的心意,应当直言不讳,不吝惜自身。穿着衮衣,瞻望重要,频繁地侍奉在重要的座位上。铅笔和木板的工作无益,对隐居生活的意趣已感到亲切。海鸥在万里波涛中,浩荡而自由,未能被驯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董参政的敬仰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董仲舒和贾谊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经学和直言的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体现在“白鸥波万里,浩荡未能驯”的意象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

赵孟頫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