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行五岭下
天地忽昼晦,四山泼墨浓。
而我行其间,宛如所翁龙。
大风吹倒人,欲避无所容。
有翼不得张,狂走急雨中。
数里乃一息,如出鲛人宫。
老树道边拜,疑我行雨工。
过午上五岭,攀缘入青空。
仰视万山巅,有气如炊笼。
下视田间白,云此锄田农。
兹行岂不苦,奇观亦已雄。
惜哉如此山,不与晓景逢。
不晓韩吏部,登华哭途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昼晦(zhòu huì):白天变得昏暗。
- 泼墨:形容雨云密布,如同泼洒的墨水。
- 所翁龙:指传说中的龙,这里比喻自己。
- 鲛人宫:传说中海中鲛人的宫殿,这里比喻雨后的景象。
- 行雨工:指负责降雨的神灵或使者。
- 韩吏部:指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曾任吏部侍郎。
- 登华:指登华山,韩愈曾在华山有著名的“哭途穷”的故事。
翻译
天地突然变得昏暗,四周的山峦被浓密的雨云覆盖,如同泼洒的墨水。而我行走在这其中,感觉自己就像是传说中的龙。大风几乎要把人吹倒,无处可躲避。即使有翅膀也无法展开,只能在急雨中狂奔。走了数里路后,终于可以稍作休息,仿佛刚从海中的鲛人宫殿出来。路边的老树似乎在向我鞠躬,怀疑我是负责降雨的神灵。过了中午,我开始攀登五岭,一步步进入青空之中。仰望万山之巅,山气如同炊烟笼罩。俯视田间,一片白茫茫,云雾中仿佛有农人在耕作。这次行程虽然辛苦,但奇观也已足够壮丽。可惜这样的山景,不能在清晨的景色中相遇。不禁想起韩愈,他曾在华山上因为途穷而哭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五岭下行走的经历,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自我比喻,展现了旅途的艰险与自然的壮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泼墨浓”形容雨云,“所翁龙”比喻自己,以及“鲛人宫”和“行雨工”等神话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结尾处对韩愈的提及,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