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二首

青天去人不咫尺,白云映我作坡陀。 奔星直下不知处,料得人间风雨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咫尺:古代长度单位,一咫约为八寸,一尺约为十寸。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 坡陀:山坡,斜坡。
  • 奔星:流星。

翻译

青天似乎离人只有咫尺之遥,白云映照着我,形成了起伏的山坡。流星直直地坠落,不知落到了何处,我猜想人间此时必定风雨交加。

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观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青天、白云、奔星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诗中“青天去人不咫尺”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天空的近在咫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奔星直下不知处”则通过流星的坠落,隐喻了人间的变幻莫测和风雨交加的艰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