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荔谣
所属合集
注释
- 嬴刘:指秦朝和汉朝,嬴是秦的姓,刘是汉的姓。
- 望秩:古代祭祀时,根据官职高低排列的次序。
- 武夷:山名,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
- 通仕:指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人。
- 常公:指常衮,唐代宰相,曾在福建推行文教。
- 职方:古代官名,掌管土地和户籍。
- 昭陵:指宋仁宗的陵墓,代指宋仁宗。
- 四谏官:指宋代四位著名的谏官,即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
- 君谟:指蔡襄,字君谟,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 芹曝:比喻微薄的贡献。
- 滥觞:原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 东坡老:指苏轼,号东坡居士。
- 武夷溪:武夷山中的溪流。
- 腓:枯萎。
- 澍湃:形容水声。
- 嵚?:形容山势险峻。
- 二鸟:指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的“二鸟”,比喻有才能的人。
- 贤书:指科举考试的录取通知书。
- 驲驰:指驿站快马传递。
- 项背:指背影,比喻追随。
- 仄席:指侧身而坐,表示恭敬。
- 芝泥:指封印用的印泥,比喻官职。
- 宣靖:指宋徽宗的年号“宣和”和宋钦宗的年号“靖康”。
- 乾淳:指宋孝宗的年号“乾道”和“淳熙”。
- 大雅:指正统的文学艺术。
- 迂阔:指言行不合时宜,脱离实际。
- 沦彝:指沦丧、衰败。
- 回斡:指旋转、变化。
- 百卉:指各种花草。
- 英杰:指杰出的人才。
- 来哲:指未来的贤人。
翻译
春天播撒着气息,到处都盛开着芬芳。福建原本荒凉,山川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秦汉时期才开始在这里设立郡县,祭祀的次序甚至延伸到了武夷山。通过科举做官的人很少,贡品也很稀少。晚唐时期常衮来到这里,文化的遗迹至今可见。国初时期这里归入职方管理,何况战乱也少。圣明的教化广泛地滋养着万物,生命浩瀚无边。宋仁宗时期锐意改革,四方边疆安宁,不再有战争。四位谏官在朝廷中日以继夜地工作。蔡襄从南方崛起,感念国家的恩德,无所不为。即使是微薄的贡献也想要献上,茶叶的贡品难道不合适吗?草木贵在多识,荔枝的谱系又有何伤害。没想到这成了事物的起源,每年都妨碍了耕作。当年苏轼老先生,作诗感叹荔枝。诗中的话语似乎成了预言,采茶的武夷溪。百姓的力量固然疲惫,花草树木也枯萎了。士人做这些事,心中充满了痛苦。福建的溪流声声澎湃,福建的山峰险峻。那一草一木的秀美,不惜勤劳地攀登。韩愈感慨那两只鸟,世道也越发浅薄。我想念全盛时期,贤人的书信连绵不断。公卿们背影相望,侧身而坐寻求良策。十家九户都写诗书,三年下来官职不断。宣和靖康时期的声名显著,乾道淳熙时期的功勋被记载。乾道淳熙时期的道学被称颂,世间有人物。正统的文学艺术日渐丧失,言行不合时宜,受到世人的讥讽。茫茫宇宙中,这权力由谁掌控。后生们没有典范,流风刺痛人的肌肤。皇天难道不会老去,伤感地看着它沦丧。地气的旺盛与衰退,回旋变化为何如此迟缓。各种花草每年都会繁荣,英雄豪杰生于无时。风气必然有所开启,久矣人们已疲惫。武夷山是大隐之地,自有百世之师。未来的贤人或许可以期待,我留下这首诗,拳拳之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福建地区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的回顾,表达了对当地自然风光和文化传统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文化衰落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地理名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福建山川、文化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诗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