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首
秦人燔诗书,圣道散若烟。
宫殿干斗极,东游问神仙。
汉祖祠孔子,遂为百代先。
大哉礼乐意,所见何卓然。
因势道其趋,勇赴如决川。
但恨群臣间,馀习犹櫜鞬。
良平虽善虑,不在三代前。
安得豁达□,一见贾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燔 (fán):焚烧。
- 斗极:北斗星和北极星,这里指天空。
- 礼乐:古代的礼仪和音乐,代表文明和教化。
- 櫜鞬 (gāo jiān):古代盛箭的器具,这里比喻残留的旧习。
- 良平:指汉代名臣张良和陈平,以智谋著称。
- 豁达:心胸开阔,不拘小节。
翻译
秦人焚烧诗书,圣人的教诲如烟雾般散去。 宫殿高耸入云,东游寻求神仙之道。 汉祖刘邦祭祀孔子,于是孔子成为百代先师。 礼乐的意义多么深远,所见的是何等卓越。 顺应时势引导其走向,勇往直前如同决堤的河水。 只可惜群臣之间,旧习仍旧残留。 张良和陈平虽然善于谋划,但他们的智慧不在三代之前。 如何能遇到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一见如故的贾谊少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秦汉两代对待文化和圣道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时势的顺应。诗中,“秦人燔诗书”与“汉祖祠孔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汉代对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诗人对“礼乐意”的赞美,显示了对文明教化的推崇。最后,诗人对“豁达”之人的向往,反映了对开明政治和人才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