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惠山圣长老

· 杨载
道人卓锡向名山,路绝岩头未易攀。 海上潮来风浩浩,洞中云出雨潺潺。 松楠直起参天碧,苔藓旁行匝地斑。 藉甚后人蒙法施,有如流水注苍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卓锡:僧人出行时所用的锡杖。
  • 道人:指僧人。
  • 路绝岩头:道路在悬崖尽头断绝,形容山路险峻。
  • 海上潮来:海边的潮水涌来。
  • 洞中云出:山洞中的云雾涌出。
  • 雨潺潺:形容雨声连绵不断。
  • 松楠:松树和楠木,常绿高大树木。
  • 参天:高耸入云。
  • 苔藓旁行:苔藓在旁边生长。
  • 匝地斑:遍地都是斑驳的痕迹。
  • 藉甚:依赖,依靠。
  • 蒙法施:受到佛法的影响和恩泽。
  • 流水注苍湾:流水注入深邃的海湾。

翻译

僧人持杖立于名山之巅,山路险峻至悬崖尽头难以攀登。 海边的潮水涌来,风势浩大;山洞中的云雾涌出,雨声连绵。 松树和楠木直立高耸入云,碧绿一片;苔藓在旁边生长,遍地斑驳。 依赖于后人的佛法恩泽,如同流水注入深邃的海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名山中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险峻,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依赖和对后人的期望。诗中“海上潮来风浩浩,洞中云出雨潺潺”描绘了山海之间的壮阔景象,而“松楠直起参天碧,苔藓旁行匝地斑”则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生机。最后两句“藉甚后人蒙法施,有如流水注苍湾”寓意深远,表达了僧人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和对后人的祝福。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