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子久狱中见赠

· 杨载
解组归来学种园,栖迟聊复守衡门。 徒怜郿坞开金穴,欲效寒溪注石樽。 世故无涯方扰扰,人生如梦竟昏昏。 何时再会吴江上,共泛扁舟醉瓦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组:解下官服,指辞官。
  • 栖迟:居住,停留。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比喻隐居生活。
  • 郿坞:地名,在今陕西省,这里指富饶之地。
  • 金穴:比喻财富聚集之地。
  • 寒溪:寒冷的溪流,这里比喻清贫的生活。
  • 石樽:石制的酒器。
  • 世故:世间的事情,指社会上的各种事务。
  • 扰扰:纷乱,烦扰。
  • 昏昏:昏暗,迷茫。
  • 吴江:江名,这里泛指江南水乡。
  • 扁舟:小船。
  • 瓦盆:陶制的酒器,这里指饮酒。

翻译

辞去官职归来学习种园,简居于此暂且守护着简陋的门户。 只能怜悯那富饶的郿坞如同金穴,我欲效仿寒溪将清贫注入石樽。 世间的事务无边无际,纷乱烦扰,人生如同梦境,终究是迷茫昏暗。 何时能再次在吴江上相会,共同泛舟,醉饮于瓦盆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慨。诗中,“解组归来学种园”展现了诗人回归田园的宁静生活,“栖迟聊复守衡门”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的简朴。后两句通过对“郿坞”与“寒溪”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财富的不屑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抒发了对友谊和自由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