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继学二十韵
圣主敷皇极,元臣建上台。
虚心求俊乂,削迹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
淳风随日播,公道应时开。
负鼎资烹饪,操刀贵剸裁。
铦锋行肯綮,异味合盐梅。
庙议常参决,朝班复共陪。
艰难须佽助,豁达远嫌猜。
遗佚闻风起,英豪接踵来。
经纶非董贾,辞藻亦邹枚。
在野思罗致,盈庭想毂推。
既将龙作友,恶假鸩为媒。
走也今留此,公乎可念哉。
执竿犹海上,扶耒即岩隈。
自守幽人意,宁虞俗子咍。
旧游辞玉府,故事忆金台。
落魄江湖阻,苍茫岁月催。
丹心徒耿介,素发已毰毸。
勿谓交如水,能忘耻及罍。
飞黄当驾驭,犹足异驽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敷皇极:指帝王治理国家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 俊乂:才德出众的人。
- 削迹:消除痕迹,指隐退或避免恶名。
- 奸回:奸诈邪恶。
- 拜命:接受任命。
- 淳风:淳朴的风气。
- 公道:公正的道理或行为。
- 负鼎: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承担重任。
- 操刀:比喻掌握权力,进行决策。
- 剸裁:裁决,决策。
- 铦锋:锋利的刀刃。
- 肯綮:比喻关键或要害之处。
- 异味:不同的味道,比喻不同的才能或品质。
- 盐梅:调味品,比喻调和各种因素以达到和谐。
- 庙议:朝廷的议事。
- 佽助:帮助,支持。
- 豁达: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
- 遗佚:遗漏的人才。
- 接踵:一个接一个,形容连续不断。
- 经纶:治理国家的大计。
- 董贾:古代贤臣董仲舒和贾谊。
- 辞藻:华丽的文辞。
- 邹枚:古代文学家邹衍和枚乘。
- 罗致:招揽,吸引。
- 盈庭:满朝,形容人才济济。
- 毂推:车轮推动,比喻推荐人才。
- 龙作友:与龙为友,比喻与杰出人物交往。
- 恶假:不屑于借助。
- 鸩为媒:用毒酒作为媒介,比喻不正当的手段。
- 执竿:持竿垂钓,比喻隐居生活。
- 扶耒:扶犁耕作,比喻简朴的农耕生活。
- 幽人意:隐士的心意。
- 宁虞:宁愿担忧。
- 俗子咍:嘲笑世俗之人。
- 玉府:指宫廷。
- 金台:指朝廷。
- 落魄:失意,不得志。
- 江湖阻:江湖的险阻,比喻世事的艰难。
- 丹心:忠诚的心。
- 耿介:正直不阿。
- 素发:白发,指年老。
- 毰毸:形容头发蓬松。
- 交如水:比喻交情淡薄。
- 耻及罍:耻辱到了极点。
- 飞黄:神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 驾驭:控制,使用。
- 驽骀:劣马,比喻平庸之辈。
翻译
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贤能的大臣建立在高台上。 虚心寻求才德出众的人,消除奸诈邪恶的痕迹。 接受任命超越常人,知道你拥有伟大的才能。 淳朴的风气随日传播,公正的道理应时展现。 承担重任如同烹饪,掌握权力贵在决策。 锋利的刀刃运行在关键之处,不同的才能调和如盐梅。 朝廷议事常常参与决策,朝班中再次共同陪伴。 艰难时需要帮助,心胸开阔远离嫌猜。 遗漏的人才闻风而起,英豪接连不断到来。 治理国家的大计非董贾所能,华丽的文辞亦如邹枚。 在野之人思考如何招揽,满朝人才想象车轮推动。 既与龙为友,不屑于借助不正当手段。 我如今留在此地,你可要记得我。 持竿垂钓犹在海上,扶犁耕作即在山岩弯曲处。 自守隐士的心意,宁愿担忧世俗之人的嘲笑。 旧日游历离开宫廷,往事回忆朝廷。 失意阻于江湖,岁月催人老。 忠诚的心依旧正直,白发已蓬松。 不要说交情淡薄,能忘却耻辱至极。 杰出的人才应当驾驭,仍然足以区别于平庸之辈。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杨载写给王继学的诗,表达了对王继学才能的赞赏和对国家政治的期望。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负鼎”、“操刀”等,形象地描绘了王继学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体现了其高洁的人格和对理想的坚持。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