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戏答友人

· 赵汸
莫怪端居傍友生,苍黄逃难各身轻。 浮云枯木岂相恋,北斗南箕空有名。 金谷危楼多薄命,玉川破屋最高情。 蠹鱼寂寞翻长夜,银烛谁家笑语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居:安居,闲居。
  • 苍黄:匆忙,急促。
  • 浮云: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枯木:比喻无用之物。
  • 北斗南箕:北斗星和南箕星,比喻有名无实。
  • 金谷:指富贵之地。
  • 薄命:命运不佳。
  • 玉川:指清贫之地。
  • 高情:高尚的情怀。
  • 蠹鱼:书虫,比喻孤独的读书人。
  • 银烛:明亮的蜡烛。

翻译

不要奇怪我安居一隅,与朋友们为邻, 在匆忙逃难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感到身轻如燕。 世事如浮云,无用如枯木,它们岂能相互依恋? 北斗星和南箕星虽有名,却空有其表。 富贵之地的高楼多是不幸的命运, 而清贫之地的破屋却蕴含着高尚的情怀。 孤独的读书人在长夜中寂寞翻书, 而那明亮的蜡烛下,又是谁家传来的欢声笑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清贫、浮华与寂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浮云”与“枯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变幻和无用之物的无奈。而“金谷”与“玉川”的对比,则进一步突出了富贵与清贫的不同命运和情怀。最后两句以“蠹鱼”和“银烛”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对孤独与热闹、寂寞与欢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