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和萧孚有见寿二首

· 刘诜
少日曾期诸子先,如今潦倒且尊前。 鬓丝夜雨穷东野,城屋秋风老玉川。 自度新词传玉笛,莫将旧事问铜仙。 文章星斗真何用,但把长镵了暮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戌:指特定的年份,甲戌年。
  • 萧孚有: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潦倒:形容生活困顿,不得志。
  • 鬓丝:指鬓角的头发,常用来形容年老。
  • 东野:指唐代诗人孟郊,因其诗风凄苦,常被用来比喻穷困潦倒的境遇。
  • 玉川:地名,这里可能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 自度新词:自己创作新诗。
  • 玉笛:美玉制成的笛子,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铜仙:指铜制的仙人像,这里可能指旧时的记忆或事物。
  • 长镵:一种农具,这里可能指务农的生活。

翻译

年轻时曾期望自己能超越众人,如今却生活困顿,只能在酒杯前感慨。 鬓角的头发在夜雨中更显苍老,如同东野的穷困;居住的城屋在秋风中更显凄凉,如同老去的玉川。 自己创作的新诗被美妙的笛声传唱,不要再追问旧时的往事。 文章如同星斗般璀璨,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拿起长镵,度过余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少日曾期诸子先”与“如今潦倒且尊前”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作者从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到老年时的困顿无奈。后句通过对“鬓丝夜雨”和“城屋秋风”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传达出深沉的悲凉之感。末句“文章星斗真何用,但把长镵了暮年”则透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和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体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