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上元前一夕留饮萧氏盘中和友人韵二首

· 刘诜
楼外青山势折盘,春愁正在最高阑。 落梅门巷行人少,细雨山城薄暮寒。 醉里闻歌偏易感,老来抚节强为欢。 戏拈诗句偿今夕,尚觉春风满笔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折盘:形容山势曲折盘旋。
  • 最高阑:最高的栏杆,这里指楼上的栏杆。
  • 落梅:凋落的梅花。
  • 山城:建在山区的城市。
  • 抚节:按节拍,这里指随着节日的气氛。
  • 戏拈:随意地拿起,这里指随意地写诗。

翻译

楼外的青山曲折盘旋,春天的忧愁正集中在楼上最高的栏杆处。 凋落的梅花点缀着门巷,行人稀少,细雨中的山城在傍晚时分透出寒意。 醉意中听到的歌声更易触动心弦,年老之际随着节日的气氛勉强寻找欢乐。 随意地拿起笔来写诗以偿还今晚的情感,仍能感觉到春风似乎充满了笔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的山城景象,通过“落梅”、“细雨”等意象传达出淡淡的春愁和暮年的感慨。诗中“醉里闻歌偏易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和对过往的怀念。结尾的“戏拈诗句偿今夕,尚觉春风满笔端”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在老去之时,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