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淦兴善寺二首

· 刘诜
不待前期偶出门,酒壶诗担散郊原。 树连山势高藏屋,路挟溪流曲抱村。 老遇清游偏易感,醉思往事了无言。 此生定合重来否,细踏沙头屐齿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淦(gàn):地名,今江西省新干县。
  • 酒壶诗担:指携带酒和诗的行囊,比喻游历时的文艺气息。
  • 散郊原:在郊外原野上漫步。
  • :伴随。
  • 曲抱村:曲折环绕村庄。
  • 清游:清雅的游历。
  • 了无言:无话可说,形容心情复杂或感慨深沉。
  • 屐齿痕:木屐踩过的痕迹,这里指留下的足迹。

翻译

偶然出门,未曾预先计划,便带着酒壶和诗卷在郊外的原野上漫步。树木与山势相连,高高地遮掩着屋舍,小路伴随着溪流,曲折地环绕着村庄。年老时遇到清雅的游历,总是容易感慨,醉意中回想往事,心中却无言以对。这一生是否注定还能再次来到这里,我细细地踏着沙地,留下木屐的痕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新淦兴善寺的一次偶然游历,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往事的深沉感慨。诗中“树连山势高藏屋,路挟溪流曲抱村”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山村的宁静与美丽,而“老遇清游偏易感,醉思往事了无言”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结尾的“此生定合重来否,细踏沙头屐齿痕”更是以一种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往的留恋。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