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历数:天命,指帝王更替的次序。
- 社稷:国家的象征。
- 丘山:比喻重如山岳。
- 晴霁:晴朗的天气。
- 溢喜欢:充满喜悦。
- 客愁:旅人的忧愁。
- 浑为解:完全消解。
- 驴背:骑在驴背上,指旅途。
- 永歌还:永远歌唱着归来。
翻译
义理被推明如同易经般清晰,君臣之间的庆会却难得一见。 乾坤之中,天命已定,社稷之重如同山岳。 天意让天气晴朗,人心充满了喜悦。 旅人的忧愁完全消解,骑在驴背上永远歌唱着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崇天门听诏时的喜悦心情。诗人通过对义理、君臣、天命、社稷等宏大主题的提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天意的顺应。诗中“天意舒晴霁,人心溢喜欢”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心喜悦相结合,展现了和谐美好的氛围。结尾的“客愁浑为解,驴背永歌还”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轻松与愉悦,以及对归途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盛和个人心情的双重喜悦。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
刘鹗的其他作品
- 《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 —— [ 元 ] 刘鹗
- 《 致和参议吴彦洪,天历龙飞,以罪贬。既行,薄俗欲求君夫人孔氏为室家,孔闻之即自刎,流血被面,誓死不辱,或闻而止。越四年,诏雪君罪,且徵南还,遂与夫人相见如初。呜呼!视彼一易节,不见答于良人者,槩可感矣 》 —— [ 元 ] 刘鹗
- 《 偶题二首 》 —— [ 元 ] 刘鹗
- 《 齿落 》 —— [ 元 ] 刘鹗
- 《 醉歌 》 —— [ 元 ] 刘鹗
- 《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 —— [ 元 ] 刘鹗
- 《 登快阁 》 —— [ 元 ] 刘鹗
- 《 广寒殿,在万岁山上。山在水中,高数十丈。怪石古木,蔚然如天成。殿在山两傍,稍下,复建两亭,正当山半。又有殿萦然竹石间,山下积石为门。门前有桥,桥有石阑如玉。前有石台,上建圆殿,缭以黑粉墙,如太湖石状。台东西皆板桥,桥东接皇城,西接兴圣宫。水光云影,恍惚天上。喜而遂赋二首 》 —— [ 元 ] 刘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