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书所见

· 刘鹗
天历二载春客燕,河清海晏消戈鋋。上林四月风日妍,乘舆思乐游龙船。 凤辇并驾花云軿,骑麟翳凤骖群仙。鸾旂属车相后先,牙樯锦缆相蝉联。 万马杂遝蒙锦鞯,千官扈从控紫弦。和风不动舟徐牵,琼童玉女歌采莲。 黄门传宣奏钧天,龙伯国人夜不眠。金支翠旆千花钿,光怪出没明遥川。 红云翠雾覆锦筵,青鸟飞去当帝前。珍羞玉食罗纷骈,驼峰骆乳繁馨鲜。 御炉紫烟浮龙涎,金瓯璚液凝醴泉。才人歌舞争取怜,南金蜀锦轻弃捐。 龙颜一笑春八埏,臣子拜舞呼万年。呜呼!吾皇圣智轶汉宣,但恨子虚之赋,无一能为君王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历二载:指元朝的天历二年,即公元1329年。
  • 河清海晏:形容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泛指皇家园林。
  • 凤辇:皇帝乘坐的车。
  • 花云軿:形容车辆华丽,如云如花。
  • 骑麟翳凤:骑着麒麟,遮蔽凤凰,形容仙人或皇帝的出行。
  • 鸾旂:古代皇帝出行的旗帜。
  • 牙樯锦缆:形容船只装饰华丽。
  • 锦鞯:华丽的鞍垫。
  • 紫弦:指弓弦,这里代指随行的武官。
  • 琼童玉女:形容宫女美丽如玉。
  • 黄门:宦官。
  • 龙伯国人:神话中的人物,这里指皇帝。
  • 金支翠旆:金色的枝条,翠绿的旗帜,形容装饰华丽。
  • 青鸟:神话中的使者。
  • 珍羞玉食:珍贵的食物。
  • 御炉紫烟:皇帝使用的香炉中升起的紫色烟雾。
  • 金瓯璚液:金色的酒杯,琼液指美酒。
  • 南金蜀锦:南方的金子和蜀地的锦绣,都是珍贵的物品。
  • 八埏:八方之地。

翻译

天历二年春天,我客居燕京,国家安定,天下太平。四月里,皇家园林中风和日丽,皇帝乘坐龙船出游,心情愉悦。皇帝的车驾华丽如云,仿佛骑着麒麟,遮蔽凤凰,与群仙同行。皇帝的旗帜和随行车辆相继而行,船只装饰华丽,相连如蝉。万马奔腾,装饰华丽的鞍垫,千官随行,控制着弓弦。和风轻拂,船只缓缓前行,美丽的宫女们歌唱着采莲曲。宦官传令,奏响天籁之音,皇帝夜不能寐。金色的枝条,翠绿的旗帜,装饰着千花钿,光芒闪烁,照亮远方的河流。红云翠雾覆盖着锦绣的宴席,神话中的使者飞向皇帝面前。珍贵的食物摆满宴席,香气扑鼻。皇帝的香炉中升起紫色烟雾,金色的酒杯中美酒如琼液。才子佳人歌舞争宠,珍贵的物品轻易抛弃。皇帝的笑容如同春天的八方之地,臣子们拜舞,高呼万岁。唉!我们的皇帝圣智超越汉宣帝,只恨没有一篇赋能为他传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天历二年春天,皇帝在皇家园林中乘龙船游玩的盛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和皇家生活的奢华。通过对皇帝出行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同时,诗末的感叹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无法为皇帝创作出传世之作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情感深沉,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