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玉屏松雪冷龙鳞。闲阅倦游人。耐久谁如溪水,破冰犹漱雪根。 三年俗驾,千钟厚禄,心负天真。说与苍烟空翠,未忘藜杖纶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屏:玉制的屏风,这里形容山峰如屏风般耸立。
  • 松雪:覆盖着雪的松树。
  • 冷龙鳞:形容松树的枝叶在雪中显得冷峻,如同龙的鳞片。
  • 闲阅:悠闲地观看。
  • 倦游人:疲惫的旅行者。
  • 耐久:持久不变。
  • 溪水:山间的小溪。
  • 破冰:冲破冰层。
  • 雪根:雪下的根部。
  • 俗驾:世俗的马车,指尘世的奔波。
  • 厚禄:丰厚的俸禄。
  • 心负:心中负担。
  • 天真:纯真自然的心境。
  • 苍烟:苍茫的烟雾。
  • 空翠:空旷而青翠的山色。
  • 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象征隐士的生活。
  • 纶巾:古代文人的头巾,这里指文人的装束。

翻译

玉制的屏风上,松树覆盖着白雪,冷峻如龙的鳞片。悠闲地观看,疲惫的旅行者。谁能像溪水那样持久不变,即使破冰也要冲刷雪下的根部。

三年来,我驾着世俗的马车,享受着丰厚的俸禄,但心中却负担着失去纯真自然的痛苦。对着苍茫的烟雾和空旷青翠的山色,我仍未忘记隐士的生活,手执藜杖,头戴纶巾。

赏析

这首作品以冷峻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纯真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溪水的持久与自己的世俗生活,作者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中的“玉屏松雪”和“苍烟空翠”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隐逸世界,而“藜杖纶巾”则是对这种生活的具体化象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的深切渴望。

蔡松年

金真定人,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松年初为元帅府令史,后随军攻宋。熙宗时,为都元帅宗弼总军中六部事。海陵王时,擢迁户部尚书。海陵迁中都,徙榷货务以实都城,复钞引法,皆自松年启之。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有《明秀集》。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