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山水歌

· 郑东
君不见谢康乐,短面长髯瘦如鹤,作郡安能弃丘壑。 又不见鸱夷子,属镂蜚霜赤心死,一棹三江入烟雨。 我生千载下,酷爱古人心本野。老仙缩地谁得传,颠墨淋漓醉中洒。 幽幽树意暝含雨,朵朵山头青欲云。横杠依约度深谷,三里五里东西邻。 采芝定有商颜叟,鹿皮之裘槲叶裙。神仙有无不可即,杳杳路断桃花津。 何人相期过西麓,牲肥酒熟秋乐神。祗知耕锄及婚嫁,庙堂黜陟那得闻。 扁舟从何来,盈盈载秋碧。岚光忽已今,日暮问家室。 荧荧林隙灯火青,鸡黍家人具今夕。终南相继售卑价,才薄官微遭箠骂。 久知富贵成茹荼,吾独爱山如食蔗。家贫恰有买屐钱,白发渔郎许船借。 箕山颍曲命吾驾,百岁胡为堕机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谢康乐:即谢灵运,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因其封爵康乐县公,故称谢康乐。
  2. 短面长髯:形容面容特征,短脸长须。
  3. 丘壑:指山林、自然景观。
  4. 鸱夷子:指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退江湖,被尊为商圣。
  5. 属镂:指范蠡所用的剑。
  6. 蜚霜:形容剑光如霜。
  7. 赤心:忠诚的心。
  8. 颠墨淋漓:形容书法或绘画时笔墨挥洒自如,气势磅礴。
  9. 采芝:指采摘灵芝,常用来象征隐居山林的生活。
  10. 商颜叟:指商山四皓,汉代隐士,因隐居商山而得名。
  11. 鹿皮之裘:用鹿皮制成的衣服,古代隐士常穿。
  12. 槲叶裙:用槲树叶制成的裙子,也是隐士的服饰。
  13. 桃花津:指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14. 牲肥酒熟:形容祭祀时的丰盛。
  15. 黜陟:指官职的升降。
  16. 买屐钱:指用来买鞋的钱,比喻微薄的生活费用。
  17. 箕山颍曲:指隐居之地。
  18. 机擭:指陷阱,比喻世俗的束缚。

翻译

你难道没见过谢康乐吗?他的脸短而胡须长,瘦得像鹤一样,怎能放弃山林而去做官呢?又或者没见过范蠡吗?他的剑光如霜,忠诚之心已死,只身一人乘舟进入烟雨之中。我生活在千年之后,内心野性难驯,酷爱古人的本心。老仙人缩地之术谁能够传承?我醉中挥洒墨水,淋漓畅快。幽深的树木似乎含着雨意,山头上的青色仿佛要化作云朵。横杠隐约度过了深谷,三里五里的东西邻里。采摘灵芝定有商山四皓这样的老者,他们穿着鹿皮衣和槲叶裙。神仙是否存在难以确定,杳杳无路,断绝了通往桃花源的渡口。有谁期待在西麓相遇,牲畜肥壮,酒已熟,秋天里乐神。只知道耕作和婚嫁,庙堂上的升降那得听闻。扁舟从何而来,盈盈载着秋天的碧水。岚光忽然已现,日暮时分询问家室。林隙中荧荧灯火青青,鸡黍家人准备今夜。终南山相继售出低价,才薄官微遭到鞭打。久知富贵如同吃苦,我独爱山如同食蔗。家贫恰有买鞋的钱,白发渔郎答应借船。箕山颍曲命我驾,百岁为何堕入机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谢康乐和范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官场的不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短面长髯瘦如鹤”、“颠墨淋漓醉中洒”等,生动地展现了隐士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幽幽树意暝含雨”、“朵朵山头青欲云”,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郑东的文学才华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

郑东

元温州平阳人,字季明,号杲斋。幼嗜书,明《春秋》。尝应科举,不合主司,即弃去,致力为古文。欧阳玄奇其才,欲荐之,会疾卒。弟郑采亦有文名。有《郑氏联璧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