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淳安徐教谕之任

· 杨载
握手出南城,眷眷从此辞。 苍茫寒江色,日暮浮云滋。 大舟挟双橹,轻若驷马驰。 淳安众才彦,并迟得师资。 击鼓会高堂,帷帐春风吹。 执经列座下,质问无留疑。 平生五车书,少出胸中奇。 欻然听佳誉,庶用怿我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
  • 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 寒江:寒冷的江水。
  • 浮云:飘动的云彩。
  • 大舟:大船。
  • 双橹:两支桨。
  • 驷马:古代四匹马驾的车。
  • 才彦:有才华的人。
  • 师资:教育的资源和指导者。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帷帐:帐幕。
  • 执经:手持经书。
  • 质问:提出问题以求解答。
  • 五车书:形容学识渊博。
  • 欻然:忽然。
  • 佳誉:美好的声誉。
  • :高兴,愉快。

翻译

我们握手告别南城,依依不舍地从此分别。眼前是一片苍茫的寒江景色,日暮时分,浮云飘动。大船上装着双橹,轻轻摇动,就像四匹马驾车一样迅速。淳安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都在等待得到好的教育资源。在高大的厅堂里击鼓聚会,春风吹动着帐幕。学生们手持经书,坐在座位下,提出问题以求解答,没有留下任何疑问。你平生学识渊博,很少显露出心中的奇思妙想。忽然听到对你的美好赞誉,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淳安担任教谕的情景,通过寒江、浮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对友人学识的赞誉和对教育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教育的尊重。结尾的“欻然听佳誉,庶用怿我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和自己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教育的崇高理想。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