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

· 李京
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我行适当六月末,王事役人安敢避。 来从滇池至越巂,畏涂一千三百里。干戈浩荡豺虎穴,昼不遑宁夜无寐。 忆昔先帝征南日,箪食壶浆竟臣妾。抚之以宽来以德,五十馀年为乐国。 一朝贼臣肆胸臆,生事邀功作边隙。可怜三十七部民,鱼肉岂能分玉石。 君不见南诏安危在一人,莫道今无赛典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山崖。
  • 烟瘴 (yān zhàng):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气。
  • 滇池 (diān chí):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
  • 越巂 (yuè xī):古地名,位于今四川省西昌市一带。
  • 畏涂 (wèi tú):艰难的路途。
  • 豺虎穴 (chái hǔ xué):比喻危险的地方。
  • 箪食壶浆 (dān shí hú jiāng):用竹篮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水,比喻百姓热情欢迎军队。
  • 臣妾 (chén qiè):臣子和妾,这里指百姓。
  • 贼臣 (zéi chén):奸臣。
  • 胸臆 (xiōng yì):内心。
  • 边隙 (biān xì):边境的纷争。
  • 鱼肉 (yú ròu):比喻被宰割。
  • 玉石 (yù shí):比喻好坏不分。
  • 南诏 (nán zhào):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国家,位于今云南省一带。
  • 赛典赤 (sài diǎn chì):古代南诏的一位贤明君主。

翻译

雨夜中渡过金沙江,五月渡泸水就是这里。两岸山崖高峻如登天,向下看这江水如井底。 三月初,九月底,烟瘴如雾气冲天。我行路正当六月末,王命差遣人怎敢逃避。 从滇池到越巂,艰难路途一千三百里。战乱浩荡,豺狼虎穴,白天无暇安宁,夜晚无法入睡。 回忆昔日先帝征南之时,百姓箪食壶浆,争相臣服。以宽容和德政来安抚,五十余年成为乐土。 一旦贼臣肆意妄为,生事邀功,制造边境纷争。可怜三十七部百姓,被宰割怎能分清玉石。 君不见南诏的安危取决于一人,莫说今无赛典赤那样的贤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雨夜渡过金沙江的艰险旅程,通过对自然环境的险峻和旅途的艰难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两厓峻极若登天”形象地描绘了山崖的高峻,“烟瘴拍天如雾起”则生动地表现了热带山林的湿热气候。后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和平与贤明统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抒发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李京

元河间人,字景山,号鸠巢。工诗文。累官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会地方不靖,按行调发,尽心镇抚。有《鸠巢漫稿》。 ► 11篇诗文

李京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