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章华台
吴王筑土山为址,俯视水云三百里。
台中歌舞萃华丽,金碧巑岏眩珠翠。
江花泛泛浮鸱夷,会稽思霸甘卑辞。
千金不买西子笑,一舫竟逐陶朱归。
丹砌草深麋鹿卧,凄凄棘露沾人衣。
阖庐丘墓虎为卫,至今钟磬闻馀悲。
游人不悟国倾亡,松间援笔题真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 鸱夷(chī yí):古代的一种大皮囊,这里指浮在水面上的大皮囊。
- 会稽(kuài jī):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陶朱: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后隐居经商,成为富商,被尊称为陶朱公。
- 阖庐(hé lú):指吴王阖闾的墓地。
- 真娘:唐代苏州名妓,后泛指才貌双全的女子。
翻译
吴王筑起土山作为台基,俯瞰着三百里的水云景色。 台上歌舞华丽,金碧辉煌的山峰闪耀着珠翠的光芒。 江水泛起涟漪,浮着大皮囊,会稽之地思及霸业,甘愿用谦卑的言辞。 千金难买西子的笑容,一艘船最终追随陶朱公归隐。 红色的台阶上,草丛中麋鹿安卧,凄凉的露水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阖闾的墓地有虎守护,至今仍能听到钟磬声中的悲伤。 游人不明白国家的倾覆与灭亡,在松树旁提笔题写真娘的诗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吴王章华台的昔日辉煌与现今的凄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金碧巑岏眩珠翠”一句,以绚丽的色彩描绘了台中的繁华,而“凄凄棘露沾人衣”则突显了时光流转后的荒凉。结尾处,“游人不悟国倾亡”,既是对游人无知的讽刺,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传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