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元善求墨韵

君不见深源咄咄惟书空,徒知怪事填心胸。仲将佳制虽点漆,空函竟达非桓敌。 又不见绍宗工隶希前人,画腹意与虞公邻。楮陈泓颖摈不用,书法远迨无穷春。 颠张画沙有奇悟,藏锋指意谁能嗔。我今老矣心未融,每愁落笔茫西东。 蛮笺十样无远寄,窗昏九败尘埃封。凤楼不修紫毫冻,举手只解遮寒风。 前贤学书心手閒,杯饮自乐何劳钟。李侯懿子金闺郎,文章艳艳春葩香。 银钩铁画亦奇绝,嗜好不羡红楼妆。诗成挥洒每相寄,戈波点画遒且刚。 玄香销磨倏无迹,袖手与我同凄凉。知君尚方隃糜给使终有时,我独两鬓萧飒飞秋霜。 金銮夜赐记恩宠,玉堂昼步看翱翔。会当倚马挥九制,笑傲何在张君房。 廷圭真制散绝今已五百祀,我无佳惠君何偿。诗来急索肯违忤,祗恐邻烛无馀光。 墨堪作字字堪煮,徒使我辈偪仄搜枯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深源:指深邃的源头,比喻学问或技艺的根源。
  • 咄咄:形容言语或行为令人惊讶。
  • 书空:指空洞无物的书写,比喻无实质内容。
  • 仲将:古代书法家,此处指其书法作品。
  • 点漆:比喻书法作品精美如点漆。
  • 空函:指空白的信函,比喻无内容或无回应。
  • 桓敌:指桓温,东晋时期的名将,此处比喻对手或敌人。
  • 绍宗:指继承前人的学问或技艺。
  • 工隶:精通隶书。
  • 画腹:指内心深处的构思或想法。
  • 虞公:指虞世南,唐代书法家。
  • 楮陈:指纸张陈旧。
  • 泓颖:指笔墨。
  • 摈不用:弃置不用。
  • 颠张:指张旭,唐代书法家。
  • 画沙:比喻书法笔力遒劲。
  • 藏锋:指书法中隐藏的笔锋。
  • 指意:指书法的意境。
  • :生气。
  • 蛮笺:指南方产的纸张。
  • 凤楼:指宫廷中的楼阁。
  • 紫毫:指毛笔。
  • 银钩铁画:形容书法笔力刚劲。
  • 玄香:指墨香。
  • 隃糜:指墨。
  • 金銮:指皇帝的宝座。
  • 玉堂:指宫廷中的殿堂。
  • 倚马:指马上书写,形容文思敏捷。
  • 九制:指九种书法风格。
  • 张君房:指张旭,唐代书法家。
  • 廷圭:指古代的书法家。
  • 五百祀:指五百年。
  • 祗恐:只怕。
  • 邻烛:指邻近的光亮。
  • 偪仄:指狭窄。
  • 搜枯肠:比喻苦思冥想。

翻译

你没看见深邃的源头只有空洞的书写,只知道怪事填满了心胸。仲将的佳作虽然精美如点漆,但空白的信函终究无法传达,不是桓温的对手。

又不见绍宗精通隶书,希望超越前人,内心的构思与虞世南相近。陈旧的纸张和笔墨弃置不用,书法技艺远不及前人。

张旭在沙上作画有奇妙的领悟,藏锋的笔意谁能生气。我现在老了,心还未融会贯通,每当下笔就感到迷茫。

南方的纸张没有远寄来,窗昏暗,九败尘埃封。宫廷的楼阁不修缮,紫毫笔冻,只能举手遮挡寒风。

前贤学书心手闲适,杯饮自乐,何须劳烦钟声。李侯懿子是金闺的郎君,文章如春葩般香艳。

银钩铁画的书法也奇绝,不羡慕红楼的妆饰。诗成挥洒,每相寄,戈波点画遒劲且刚。

墨香消磨,倏忽无迹,与我同感凄凉。知道你尚方隃糜供给终有时,我独两鬓萧飒飞秋霜。

金銮夜赐记恩宠,玉堂昼步看翱翔。会当倚马挥九制,笑傲何在张君房。

廷圭真制散绝今已五百祀,我无佳惠君何偿。诗来急索,只怕邻烛无馀光。

墨堪作字,字堪煮,只使我辈狭窄搜枯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书法历史和现状的感慨。诗中,诗人通过对古代书法家的赞美和对自身书法技艺的自省,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书法界的不满和对书法艺术未来发展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岑安卿

岑安卿

元馀姚人,字静能。号栲栳山人。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沦落不偶。有《栲栳山人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