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堂

登君正己堂,听我正己歌。大质不返混沌死,群邪乘正棼骈罗。 乃知正人必正己,己既不正如人何。惟彼古君子,卓哉心靡他方正学严切磋。 敷正道,贵渐磨,吐正论,排私阿。谁其似之陈幕长,壮颜毅色横星河。 秉心一以正,心源澄朗无惊波。居家一以正,家人唯诺春阳和。 莅官一以正,官曹肃睦亡谴诃。朱弦泠泠白日静,玉树皎皎清风多。 素丝羔裘粲如雪,自公退食何委蛇。乃知穹壤间,细大理则那。 乾道失其正,阴阳寒暑皆错讹。地道失其正,山川草木皆札瘥。 人道失其正,纲常典礼皆偏颇。史之直,汲之戆,推强植弱横金戈。 明廷一日振风采,凛凛正气永与金台万古同巍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质:本质,本性。
  • 混沌: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 棼骈罗:混乱堆积。
  • 方正学:正直的学问。
  • 私阿:私心偏袒。
  • 莅官:担任官职。
  • 亡谴诃:没有责备和呵斥。
  • 朱弦:红色的琴弦,指琴。
  • 自公退食:从公事中退下来用餐。
  • 委蛇:曲折行走,这里指从容不迫。
  • 札瘥:疾病。
  • 汲之戆:汲,指汲黯,汉代直臣;戆,愚直。
  • 横金戈:比喻威武。

翻译

登上你的正己堂,听我唱一首正己的歌。如果本性不回归,混沌就会死亡,群邪就会乘机混乱堆积。 因此,正人必须先正己,如果自己不正,又怎能正人呢?只有古代的君子,他们的心志坚定,学问正直严谨。 他们传播正道,重视渐进磨砺,发表正论,排斥私心偏袒。谁能像这位陈幕长一样,他的壮颜毅色横跨星河。 他秉持的心一以正,心源清澈明朗,没有惊涛骇浪。他在家中一以正,家人和睦如春阳般温暖。 他担任官职一以正,官府肃穆和谐,没有责备和呵斥。红色的琴弦在静谧的白日中泠泠作响,玉树在清风中皎皎生辉。 他的素丝羔裘洁白如雪,从公事中退下来用餐,从容不迫。于是我们知道,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细微的道理也是如此。 如果天道失去其正,阴阳寒暑都会错乱。如果地道失去其正,山川草木都会生病。 如果人道失去其正,纲常典礼都会偏颇。史官的直笔,汲黯的愚直,他们推强扶弱,威武不凡。 明廷一旦振作风采,凛凛正气将永远与金台一同巍峨万古。

赏析

这首作品强调了“正己”的重要性,通过对比正与不正的后果,展现了正直的力量和价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混沌死”、“星河”、“清风”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古代君子的赞美和对现实官场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品质的崇敬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