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

重到巴陵秋正清,岳阳城下系孤舲。 江湖万里水云阔,天地一凉河汉明。 月出洞庭鱼婢舞,气蒸云梦雁奴腥。 篙工又鼓潇湘柁,渔笛渔榔上下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巴陵:古地名,今湖南省岳阳市。
  • 岳阳城: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濒临洞庭湖。
  • 孤舲:孤舟。
  •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
  • 河汉:银河。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鱼婢:小鱼。
  • 云梦:古泽薮名,在今湖北省境内。
  • 雁奴:指雁群中的守望者,这里指雁。
  • 篙工:撑船的人。
  •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省境内。
  • :船舵。
  • 渔笛:渔人吹的笛子。
  • 渔榔:渔人敲击的木板,用以驱鱼入网。

翻译

再次来到巴陵时,秋天正清朗,我在岳阳城下系着孤舟。 江湖广阔,水天一色,天地间一片凉爽,银河清晰可见。 月亮升起在洞庭湖上,小鱼儿欢快地跳跃,云梦泽上空,雁群的叫声带着腥味。 撑船的人又开始划动潇湘的船舵,渔笛和渔榔的声音在上下回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巴陵的宁静与壮阔。诗人通过对江湖、河汉、洞庭湖和云梦泽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神秘。月下洞庭湖的鱼婢舞动,云梦泽上雁奴的叫声,以及篙工划船、渔笛渔榔的声音,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湖夜景图。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