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试院即事三首

老槐俨立拂穹苍,庭户森然白昼长。 地绕汾流常沮洳,山违松汉半微茫。 西河旧是诗书里,曲沃今为农圃场。 蟋蟀在堂秋欲暮,绝怜俭俗尚陶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俨立:庄重地站立。
  • 穹苍:天空。
  • 庭户:庭院和门户。
  • 森然:形容环境安静而严肃。
  • 汾流:指汾河,流经山西省的一条河流。
  • 沮洳:低湿的地方。
  • 松汉:松树和汉水,这里泛指山川。
  • 微茫:模糊不清。
  • 西河:古代地名,今山西省一带。
  • 曲沃:地名,位于今山西省。
  • 农圃场:农田和菜园。
  • 蟋蟀在堂:蟋蟀在屋内鸣叫,表示秋天已深。
  • 俭俗:节俭的风俗。
  • 陶唐:指古代的尧帝,因其封地在陶和唐,故称。

翻译

老槐树庄重地站立着,仿佛要拂触天空,庭院和门户在白昼显得格外漫长而静谧。 地面环绕着汾河,常常是低湿之地,山脉与松树和汉水相隔,半隐半现,模糊不清。 西河曾是诗书之地,而曲沃现在则变成了农田和菜园。 蟋蟀在屋内鸣叫,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深感节俭的风俗仍然保持着古代尧帝时期的风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河东试院的景象,通过对老槐、庭户、汾流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深远。诗中“西河旧是诗书里,曲沃今为农圃场”一句,既表达了对往昔文化的怀念,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结尾提到“蟋蟀在堂秋欲暮,绝怜俭俗尚陶唐”,则抒发了对古朴节俭风俗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推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