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过信州灵溪

不弹长铗叹无车,独倚枯筇面碧虚。 兵破乡村人住少,火烧桥道客行疏。 云低天阔鹰呼隼,水落溪喧獭趁鱼。 东骛西驰归未得,明朝又是岁将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铗(jiá):长剑。
  • 枯筇(qióng):枯竹杖。
  • 碧虚:蓝天。
  • (sǔn):一种猛禽,即鹘。
  • (tǎ):水獭,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翻译

我没有弹剑叹息无车可乘,只是独自倚着枯竹杖面对着蓝天。战乱破坏了乡村,人们居住得稀少,桥梁和道路被火烧毁,旅客行走变得稀疏。云层低垂,天空辽阔,鹰在呼唤着隼;水流落下,溪水喧闹,水獭在追逐着鱼。我东奔西走,却仍未找到归宿,明天又是岁末将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个人的漂泊无依。诗中通过“兵破乡村”、“火烧桥道”等具体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乡村的破坏和人们生活的艰难。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