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正岁己丑:指元朝至正九年,即公元1349年。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兴圣西殿:元朝皇宫中的一座宫殿。
- 禹谟:大禹的治国方略。
- 疏直承明:指直接向皇帝陈述正直的意见。
- 四年:指作者在朝中任职已经四年。
- 殊恩重侍:受到特别的恩宠,多次侍奉皇帝。
- 五云边:指皇帝的身边,五云象征皇帝的威严。
- 橐笔:古代官员随身携带的笔,象征文职。
- 严陛:庄严的宫殿台阶。
- 御筵:皇帝的宴席。
- 龙楼:指皇宫中的楼阁。
- 爱景:美好的景色。
- 麟罽:麒麟图案的毡毯。
- 囿祥烟:指宫中充满吉祥的气氛。
- 陈编:指古代的典籍。
- 唐虞治:指唐尧和虞舜的治国之道,古代理想的政治模式。
- 比屋风清:家家户户风气清正。
- 沸诵弦:指到处都是读书声和琴声,形容文化繁荣。
翻译
我在朝中直言进谏已经四年,多次受到皇帝的特别恩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我敢于带着笔墨站在庄严的宫殿台阶上,欣喜地向皇帝进献诗书,这些诗书被摆放在皇帝的宴席上。雪水湿润了皇宫的楼阁,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美好;春天来临,宫中的毡毯上麒麟图案栩栩如生,吉祥的气氛弥漫。我虽然向皇帝进献了古代的典籍,但这些典籍又怎能真正补益于唐尧和虞舜那样的治国之道呢?不过,看到家家户户风气清正,到处都是读书声和琴声,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朝宫廷中的经历和感受。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文化繁荣的喜悦。通过对比古代理想的政治模式和现实中的文化繁荣,作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同日承诏鉴品题识阁中书画作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郊祀庆成纪事三十韵 》 —— [ 元 ] 周伯琦
- 《 赋得莲花漏送宗正多尔济巴勒公惟中赴淮东监宪任 》 —— [ 元 ] 周伯琦
- 《 次韵王师鲁待制史院题壁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望泰山作 》 —— [ 元 ] 周伯琦
- 《 徐州 》 —— [ 元 ] 周伯琦
- 《 雪巢诗为赵允升左司赋 》 —— [ 元 ] 周伯琦
相关推荐
- 《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雪水煎茶 》 —— [ 元 ] 叶颙
- 《 次韵章茂献谢茶 》 —— [ 宋 ] 周必大
- 《 仲冬释奠于学同诸公登稽古阁观弁山望太湖阅壁上题名诵范文正公吴兴先生富道德诜诜弟子皆贤才之句 》 —— [ 宋 ] 王十朋
- 《 十一月 》 —— [ 宋 ] 孔平仲
- 《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雪水煎茶 》 —— [ 元 ] 叶颙
- 《 临江仙 · 仲冬接舅氏札,并索近咏却寄 》 —— [ 清 ] 张玉珍
- 《 乙巳仲冬追亿皇考升遐倏周三载孺慕之忱与时俱积恭诣景陵拜谒以伸哀痛 》 —— [ 清 ] 胤禛
- 《 采桑子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