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七首

日出照我屋,政见脊令飞。 鸣声甚和乐,永怀家人肥。 兄弟既相好,吾生式相依。 恩勤重自将,父母讵可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脊令(jǐ líng):一种鸟,此处指鹡鸰,常用来比喻兄弟。
  • 和乐(hé lè):和谐快乐。
  • 永怀:永远怀念。
  • 家人肥:家人安康,生活富裕。
  • 恩勤:父母的慈爱和辛勤。
  • 讵可违(jù kě wéi):岂能违背。

翻译

日出时分,阳光照耀着我的屋子,我看见鹡鸰鸟在飞翔。 它们的鸣叫声非常和谐快乐,让我永远怀念家人的安康和富裕。 兄弟之间既然相互友好,我的生活也因此有所依靠。 父母的慈爱和辛勤我深感重要,怎能违背他们的期望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出时鹡鸰鸟的飞翔和鸣叫,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睦、兄弟友爱以及父母恩情的深切怀念和珍视。诗中“脊令飞”象征着兄弟间的和谐,而“永怀家人肥”则体现了对家庭幸福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强调了父母恩情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认识和对父母期望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温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