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操和铁雅先生首唱

箕山之阳兮,其木樛樛。箕之冢兮,白云幽幽。 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田。 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箕山:山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
  • :山的南面。
  • 樛樛(jiū jiū):树木枝条向下弯曲的样子。
  • :坟墓。
  • 幽幽:深远、静谧的样子。
  • :给予。
  • 无田:没有途径。
  • :早晨。

翻译

在箕山的南面,树木枝条弯曲下垂。箕山的坟墓之上,白云飘荡,显得幽静深远。那些世俗之人啊,谁能给我带来无忧的生活。即使有人想追随我,却找不到通往这里的路。清晨,有人来到这里,饮他的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地——箕山。通过“箕山之阳”、“其木樛樛”、“白云幽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诗中“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无忧生活的向往。而“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田”则暗示了隐逸之路的艰难与孤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

李孝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