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题于彦明新居

东湖浸南麓,北荡带西山。其中大有佳处,元不减商颜。上有雁峰千叠,下有龙滩百曲,别是一人寰。昨夜雨新过,流水到花间。 一张琴,一壶酒,伴渠闲。诗成真宰应妒,万象入嘲讪。北海尊罍依旧,东里杖藜无恙,未放鬓毛斑。吾亦秣吾马,不怕路盘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湖:指东边的湖泊。
  • 南麓:南边的山脚。
  • 北荡:北边的草地或水域。
  • 商颜: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此处比喻美景。
  • 雁峰:形似雁群的山峰。
  • 龙滩:形似龙的水滩。
  • 人寰:人间。
  • 真宰:指天或自然之理。
  • 嘲讪:嘲笑。
  •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鬓毛斑:指头发斑白,表示年老。
  • :喂养。
  •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翻译

东湖的水面延伸至南边的山脚,北边的草地环绕着西山。这里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景色不亚于传说中的仙山商颜。山上有形似雁群的峰峦叠嶂,山下有形似龙的水滩蜿蜒曲折,构成了一片独特的人间仙境。昨夜新雨过后,水流缓缓流入了花丛之中。

我有一张琴,一壶酒,陪伴着我悠闲地度过时光。当我诗兴大发,自然之理似乎也会嫉妒,万物仿佛都在嘲笑我。在北海边,酒器依旧,我在东里拄着藜杖行走,安然无恙,不让我的鬓发斑白。我也喂养我的马,不怕路途的曲折回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宁静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东湖浸南麓,北荡带西山”等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宏大的自然背景,而“雁峰千叠”、“龙滩百曲”则进一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水的壮美。后文通过“一张琴,一壶酒”等具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以及对自然和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