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且迎

曙月疏星天欲明,马鸣萧萧予且行。 行虽不远思汝切,重是兄弟难为情。 星如撒沙天欲暝,稚子候门人汲井。 还车在郊子复返,檐隙持灯笑相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曙月:黎明时的月亮。
  • 疏星:稀疏的星星。
  • 萧萧:形容马嘶声。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汲井:从井中打水。
  • 还车:返回的车辆。
  • 檐隙:屋檐下的缝隙。

翻译

黎明时分,月亮仍挂天际,星星稀疏,天即将亮起,马儿嘶鸣,我正准备启程。虽然行程不远,但对你的思念却异常深切,毕竟我们是兄弟,离别之情难以言表。

星星如同撒落的沙粒,天色渐暗,幼小的孩子在门口等候,人们正从井中打水。我返回的车辆在郊外停下,你又返回来,我们在屋檐下的缝隙中手持灯笼,相视而笑,彼此心领神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黎明时分的离别场景,通过“曙月疏星”和“马鸣萧萧”等自然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氛围。诗中“行虽不远思汝切”表达了即使距离不远,但兄弟之间的情感深厚,离别仍然令人难以割舍。后半部分通过“稚子候门”和“檐隙持灯笑相领”等细节,展现了家人之间的温馨和默契,即使离别,也有着深深的牵挂和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