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郡公赵福王挽章

大王无起日,草木尽伤悲。 生在太平世,死当离乱时。 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 旧客行霜霰,呼天泪湿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原郡公:古代封爵的一种,指赵福王的封号。
  • 挽章:哀悼死者的诗文。
  • 草木尽伤悲:形容草木都显得悲伤,比喻自然界也为之哀伤。
  • 南冠:指囚犯,这里指赵福王被流放的身份。
  • 北面幸全尸:北面,指北方;幸全尸,意指得以保全尸体,没有被残害。
  • 旧客行霜霰:旧客,指赵福王;行霜霰,形容在严寒中行走。
  • 呼天泪湿麾:呼天,指向天呼喊;泪湿麾,泪水湿透了衣襟。

翻译

在大王逝去的日子里,连草木都充满了悲伤。 他生于太平盛世,却死在了动荡的乱世之中。 作为囚犯,他远离故土,但幸好得以保全尸身。 作为旧日的客人,他在严寒中行走,向天呼喊,泪水湿透了衣襟。

赏析

这首挽章深刻地表达了对赵福王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中,“草木尽伤悲”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哀伤的氛围。通过对比“生在太平世,死当离乱时”,突出了赵福王命运的悲剧性,生逢盛世却死于乱世,令人唏嘘。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赵福王的悲惨境遇,流放远方,幸存全尸,但在严寒中行走,悲痛至极,泪水湿透衣襟,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