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绣衾 · 初夏

重逢元夜心暗惊。忆当年、诸老放情。对芳景、张灯火,画堂深、箫鼓到明。 乌衣巷口东风在,甚而今、春草乱生。试检点、繁华梦,有梅花、曾见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逢:再次相遇。
  • 元夜: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放情:尽情享受,放纵情感。
  • 芳景:美好的景色。
  • 张灯火:挂起灯笼,点亮灯火。
  • 画堂:装饰华美的厅堂。
  • 箫鼓:箫和鼓,古代乐器,此处指音乐。
  • 到明:直到天明。
  • 乌衣巷口:南京的一条著名古巷,此处象征着旧时的繁华。
  • 甚而今:甚至到现在。
  • 试检点:尝试回顾,检视。
  • 繁华梦:指过去繁华的景象,如同梦境一般。
  • 曾见太平:曾经历过太平盛世。

翻译

再次相遇在元宵节的夜晚,心中暗自惊讶。回忆起当年,我们尽情享受。面对美好的景色,挂起灯笼点亮灯火,在装饰华美的厅堂深处,音乐一直演奏到天明。

乌衣巷口的东风依旧,甚至到现在,春草乱生。尝试回顾那些繁华如梦的时光,有梅花见证过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元夜的繁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重逢元夜心暗惊”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透露出对往昔的深深眷恋。后文通过对“画堂”、“箫鼓”等意象的描绘,再现了当年热闹非凡的场景。而“乌衣巷口东风在,甚而今、春草乱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草的乱生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繁华的消逝。结尾的“有梅花、曾见太平”则寄托了对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