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烟雨孤帆,又过钱塘江口。舟人道、官侬缘底,驱驰奔走。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掩篷窗、何处雨声来,高眠后。 官有语,侬听取。官此意,侬知否。叹果哉忘世,于吾何有。百万苍生正辛苦,到头苏息悬吾手。而今归去又重来,沙头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 官侬缘底:官人(对男子的尊称)你为了什么。
  • 囊底智:指智谋和策略。
  • 杯中酒:比喻悠闲的生活。
  • 掩篷窗:关闭船篷的窗户。
  • 高眠后:指睡醒之后。
  • 果哉忘世:指超脱世俗,忘却世事。
  • 苏息:指得到休息和恢复。
  • 悬吾手:掌握在我的手中。
  • 沙头柳:沙滩边的柳树。

翻译

烟雨中,孤帆再次经过钱塘江口。船夫说,官人你为了什么,如此奔波劳碌。富贵何须依赖智谋,功名不如杯中的酒。关上船篷的窗户,不知何处雨声传来,醒来后。 官人有所言,我来听。官人的心意,我是否知晓。叹息果然忘却了世事,对我有何影响。百万百姓正经历辛苦,最终的休息和恢复掌握在我的手中。如今归来又重来,沙滩边的柳树依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烟雨中的孤帆和舟人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中“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一句,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而“百万苍生正辛苦,到头苏息悬吾手”则彰显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