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隐者:隐居的人。
- 避人如避虎:比喻隐者对人际交往的避讳程度。
- 朴素衣冠:简单朴实的服饰。
- 自中古:从古代。
- 长老:年长的老人。
- 嬉游:游玩,玩耍。
- 类小儿:像小孩子一样。
- 持门户:管理家务,指承担家庭责任。
- 南山阿婆:指南山的老年妇女。
- 许嫁女:答应将女儿嫁出去。
- 北山老翁:指北山的老年男子。
- 迎妇:迎娶新娘。
- 野花竹叶:指山野间的自然植物。
- 银钗:银制的发饰。
- 黄金贱如土:比喻黄金在这里不值钱,像泥土一样普遍。
翻译
隐居的人避开人群如同躲避猛虎,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裳,仿佛来自古代。年长的老人像小孩子一样嬉戏游玩,一生都不曾承担过家庭的责任。南山的阿婆答应将女儿嫁出去,北山的老翁则自己迎娶新娘。山野间的野花和竹叶,以及银制的发饰,这里的黄金像泥土一样普遍,不值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比隐者与世俗生活的态度,展现了他们超然物外、不受世俗束缚的生活方式。诗中“避人如避虎”和“黄金贱如土”等词句,生动地表达了隐者对人际关系的避讳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元代隐逸诗人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